close

母と姉と弟と一緒に三義の勝興車站に行って古の味を探す。

翻譯

 

 跟媽媽、姊姊、弟弟起去三義の勝興車站尋找復古の味道。

2007年1月31日和媽媽、姊姊、弟弟起去了一趟三義~
因為姊姊最近迷上『五月之戀』所以開著大黑載著我們去看看三義的美景~
也順便散散心這樣~
可惜看不到『五月雪』~

從彰化到三義車程為半個小時~

抵達時~看到延路停在車道旁的車輛~

心裡便想著:『今天不是不是假日嗎?車輛幹麻這麼多啊!?』

片刻後大家齊聲:『還好今天不是假日!!不然鐵定塞爆給你看~』

於是呢~大家就一邊留意停車位~一邊順著彎曲的山路前進~

↓正好在距離目的地『100公尺』處~尋獲一個停車場~

 不過需在擁有者的餐廳內用餐~才可免費停用停車場這樣~

 嗯~看看時間正好是吃飯時間~

 所以就順勢入館也順勢飽餐一頓這樣~

↓這是擂茶~還蠻好喝的唷!
 我弟說與其說『還蠻好喝的!』應該可以說『很好喝!


↓這是1300的合菜(加送一壺擂茶)~

福菜肉片湯→湯頭尚可~福菜跟肉片部分的話呢~

 因為本人堅持『純』喝湯~所以並沒有嚐嚐滋味~(踢飛)

 所以無法報告各位其味道如何這樣~

薑絲大腸→基本上本人不愛內臟類~所以只嚐一塊試試口味~

 嗯嗯~感覺這道菜是陷阱~

 因為你一不小心就會被那特濃的『酸』給嗆到~

 酸味減少的話大致上口味還不錯喔~

 建議喜歡吃酸和大腸的人可是試試這道~

梅干扣肉→這個很好吃喔~是最好吃的一道~

泡菜炒山豬肉→泡菜超多~山豬肉超少~口味酸辣感覺還不錯~

甜豆炒干貝→這還不錯~如果再鹹一點的話會更好~

杏鮑菇炒蘆筍→口味不夠~火侯不夠~

 導致菜澀味完全沒去除~所以這是最失望的一道~

↓在餐廳樓上拍的景色~

↓原味十足~

↓火車造型的護欄~風味十足~

↓...

↓路旁復古式房子~

↓鐵軌、月台俯瞰~

↓老舊的復古味道~

↓月台と軌~

車站構造

岸式月臺、島式月臺各一座。

 

利用狀況

已廢止,轉為觀光用途,目前為苗栗縣縣定古蹟。

 

歷史

  • 1907年設「十六份信號場」。

  • 1930年4月1日升為車站。

  • 1958年2月10日改為「勝興」。

  • 1998年9月24日停用。

鄰近車站

臺灣鐵路管理局舊山線

三義車站 →勝興車站→泰安舊站

↓指示看板 ~

↓...

台灣鐵路最高點
名勝古蹟→勝興火車站

勝興站海拔標高四○二、三二六公尺,是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,該站設於清光緒二十九年(一九○三)。原稱「伯公坑」信號場,後改名為十六份信號場。民國二十四年,又改稱「十六份驛」,開始客運及貨運業務。
三義の勝興車站の石柱

↓當年『勝興車站十六份驛』的模樣~

5-6-5b.jpg (7070 個位元組)

資料來源→三義鄉

 

這是現在模樣~旁邊的樹都長大了不少呢~

勝興車站十六份驛
  日據時期山線鐵路之興築,自民國前十年起分段舖設,竹南苗栗段於民國前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完成通車。同年十月十七日,苗栗三義完成通車。翌年春,三義伯公坑段開通,惟只供運輸建設鐵路資材之用。伯公抗、后里之間,因山地險阻,河川橫亙,建築費時,至民國前四年,始歷盡艱難,建築完成,山線鐵路全線通車。

  勝興原稱十六份,據說勝興山區,昔日樟木叢生,拓墾期中,曾建有十六座蒸餾樟腦之寮灶,故名。光復後三義設鄉,方易今名。

  勝與站座落山谷中的小台地上,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,每根標柱都完全不使用釘子,勝興車站附近有九座山頭環繞,造型十分特殊,具有避邪的作用,站區景致的布置,極富巧思,各色花木,隨地勢栽植,錯落有數,看來賞心悅目,台灣鐵路沿線各站,景色有如此明媚多姿者,實在不多。站外十數戶民家聚居,小小山村,深處群山中,居民和緩悠然的生活步調,使人深深著迷。

  勝與至關刀山的地段,屬鯉魚潭水源保護區,得以保有一片茂密的森林,道路蜿蜒伸長其間,清涼靜謐,意境幽雅。

 

資料來源→三義鄉

 

↓勝興車站十六份驛~
三義の勝興車站の十六份
↓恰巧遇到拍婚紗的新人~

↓站長室~

↓避邪用的八卦造形~

↓時刻表~古味十足就像記憶著當年味道一樣~

↓當年的模樣始終讓人回味~

↓三義の勝興車站の景~

↓勝興車站~

↓勝興車站~

↓剪票口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n 的頭像
    chun

    小卒仔碼ㄟ變英雄

    c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